2025/02/16

臺北車站與泗水車站:席地而坐的異國共鳴

經過台北車站大廳,看見好多人席地而坐,不止移工也好多年輕人、大包小包的遊客,聊天或玩手機好不愜意,想起在2014年,為了看婆羅浮屠的日出,計畫了印尼旅行,那時在泗水火車站,我也有躺在地上的強烈慾望。

熱帶赤道海洋型氣候,8月更是燥熱,踏入車站,很像進到一個結界,豔陽的熱氣被隔開來挑高的大廳與大理石地板,讓人忍不住貼近牆面降溫,原本坐在地上的屁股也逐漸往前滑,形成半坐半躺的姿態,真的好涼好舒服啊!

多年前移工在台北車站大廳聚集,曾有過爭議,我也曾疑惑為何要坐在地板上,現在,跟朋友約在車站大廳,如果早到了,我也會找個位置坐下,身體就像連結到當時在泗水車站的優閒感。那些移工朋友們是不是也因此想像回到自己的國度,有股舒適、自在、懷念感呢?

車站大廳好多人席地而坐,不好意思拍到人,拍花窗作紀念/Aunt Kaki

南洋風的彩繪好可愛啊!為何只有一截?Aunt Kaki

到日惹站已晚上11點/Aunt Kaki
要去婆羅浮屠須搭車到日惹站,晚上的車站也是有股神秘感,熱氣又有徐徐微風,現在想起,還可嗅到火車機械與綠樹的氣味。有機會再來分享婆羅浮屠的日出囉!


2025/02/12

當下景色最美麗

2017 vs 2024 日本東北雪景大不同!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的冬日奇景,好美!

去年此時去日本東北賞雪沒有雪,看到新聞說今年2025日本東北大雪破紀錄,不免覺得扼挽,內心吶喊如果現在去就好了...

雖這麼抱怨,但去過了景點,不論對它打幾分,都是不可被取代的回憶,是專屬自己當下的珍貴體驗。

就像2017年與2024年2月,都有到日本東北旅遊,兩趟目的地相同,計畫的動機不同,旅程感受也不同。回頭找出兩次的照片,樣貌有極大差異,大家討論起來也是種樂趣呢!

拿幾張照片來比較,分享~~

風景一,2024年藏王樹冰,枯枝佇立的有點寂寞......


2017年藏王樹冰,差不多的角度拍攝,好多健康飽滿的雪怪!


補充一張2017年,等到黃昏烏雲散去,才拍到比較清晰的照片。


風景二,2024年銀山溫泉,天氣暖的一點都不像雪地的2月。

2017年銀山溫泉,正飄著雪,點點紅傘點綴著,讓霧白更加浪漫。


風景三,2024年山寺,好像看不出什麼特別......


2017年山寺,超像水墨畫,超有意境!(這真的是站在同一個觀景台拍的)


有人旅遊絕不去去過的地方,有人只去同一個地方。
不論哪一種,我相信那次看到的景色就是最適合當下的回憶!
話說回來,破紀錄的降雪也帶來災害,祈願當地一切平安!

珍惜每個當下,欣賞每一刻!

2025/02/12


2025/02/09

重回聖托里尼

 

去聖托里尼已是20年前了,希望帶著我的新單眼去拍新回憶/Aunt Kaki

看到新聞,希臘聖托里尼發生頻繁地震,當地發布緊急狀態,居民、遊客紛紛撤離...
去希臘旅行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因為太喜歡聖托里尼,第二年又再去了一趟,還想著有生之年一定要再去一次!翻出當年的照片,早期數位相機拍的,畫質像素都不好,希望早日拿著單眼相機再舊地重遊!
最近真的地震、災害、事故太多了,心中很是擔心,想起一首歌,第一次聽到當下很感動,全身雞皮疙瘩又想哭,同時也覺得內心平靜,此時再找出來,祝福聖托里尼,也為世界祈禱!

和平祝禱歌

點亮心燈 沈靜心靈 

為全球生靈祝禱

願上蒼憐憫您的子民 

重回愛的懷抱

放下仇恨的武器 

人們在虔誠的祝禱中

聽到良心的呼喚

我的手足弟兄啊 

同在苦難之中

我為他們祈禱

願上蒼賜福大地

烽火不再 戰爭遠離

和平之願成真 希望之光到來

用愛平復所有的恐懼與痛苦

以自信與勇氣 重建希望家園

感恩今日 你我攜手前行

共同為世人祈福

唱起和平的歌聲 旋律溫暖人心 

從心綻放笑容 珍愛自己與世人

無私的珍愛

喚起良心的覺醒 團結所有的善念

用良心造福世人

重回幸福的故鄉 重回幸福的故鄉


2025/01/25

換條路走吧!

那天要去基隆,隨意找個轉運站搭車,原以為跨縣市大巴會直接上高速公路,沒想到沒開上交流道,反而向市中心駛去,疑惑地查一下路線圖...啊!台北市內還要停靠10站!!??

正在為選錯車懊惱,車子繞著繞著,來到我不曾踏經的街道,突然覺得很新鮮,心情變成旅遊探險般雀躍,50分鐘的路程不再覺得煩躁,

突然想到“轉念”一詞,白話文是不是 "換條路走" ?

遇到困境,是不是換條路走,用不同的心情看不同風景,那麼再艱難的路也能走到終點!

於是,這趟比預估長的車程,也是有收穫的!
以後遇到事情,先別急著抱怨,看看形勢,再決定換條路還是換心情!

2025/01/25
不同心情看不同風景,再艱難的路都能走下去/Aunt Kaki

2025/01/16

泰姬瑪哈陵的清晨

2005年10月在泰姬瑪哈陵的清晨,朦朧的天空不知是霧氣或是霾害?
此刻顯得神秘也更加浪漫。
說巧不巧,剛好一隻老鷹飛過,角度相當巧妙,如神來一筆讓靜態的風景照增添一股動感。
當雲霧散出太陽出來氣溫熱了起來,學當地遊客直接躺在平台上,慵懶地悠閒地感覺身體被大理石降溫。
透過舉世無雙的陵墓,幾世紀後的我們仍可見證當時偉大的愛情。
親眼看看象徵偉大愛情的泰姬瑪哈陵/Aunt Kaki

通道的十字路

今早陪長輩到醫院就醫,這樓這條走道就有耳科、眼科、肝膽腸胃、心臟內科、癌症篩檢...各科診間,望眼過去,通道、座位滿滿人潮,但幾乎是老人,他們有些沉默不語,有些唉聲嘆氣,氣氛有些低迷。
再往裏走,突然看見幾個小孩,童言童語回答護理師的提問。接著看見胸前抱著一團布的年輕男子,忍不住多瞄他幾眼,他含情脈脈看著手中那團東西開心笑著,我突然懂了!那是小baby!他是新手爸爸啦!原來走道底部是小兒科、婦產科!他的笑,吹走我剛路過的陰霾。

“短短一條通道,好像看到生命的老與生”

慢慢走到該去的診間報到,無聊等待燈誌叫號,盯著逐漸變大的數字,好像看見了年紀往上,看見時間不可逆!
嗯!該把握健在的時光,別蹉跎光陰,想做什麼趕快行動吧!

一條通道像生命的時間線/Aunt Kaki

旅行的種子

平常老師會不厭其煩補充再補充、複習再複習,我國中地理老師唸完一次課文就結束,剩下時間就聊他的旅遊經驗,剛上他的課有些錯愕,心想這也太混了吧!老師穿著打扮不一般,教學獨樹一格也是理所當然吧!
那個年代教室只有黑板粉筆,沒有電腦、沒有投影機、不能放PPT,更沒有手機可查看,老師說所的景色完全只能想像。
後來我愛上了地理課,當然不是因為不怎麼上課,而是跳開課本讓我對世界充滿好奇,十五歲那年心裡埋下旅行的種子。

十五年後人生進入另一階段,開始實踐當年背包旅行的夢想,第一站是希臘,照片是蘇尼翁灣海神廟的明信片,因為從小愛看希臘神話,俊男美女,自己腦補BL、百合CP,因為從地理課開始,好奇哪裡都得去親眼看看,所以就親身踏上那些神祇的所在地!

現在想想,那時被老師影響了,現在我們言談舉止會不會無意間也影響到別人?哈!別說關係別人的未來,當下不要做出討人厭的行為就好了!

時時刻刻行為端正秉持善心,也許日常生活中,不小心也會成為別人的地理老師!

蘇尼翁廟海神廟明信片/Aunt Kaki

2025/01/15

路的盡頭是什麼

 「路的盡頭是什麼?」
看似十五、六歲的女孩,頭上緊裹著毛帽,眼神專注走向前方,心裡好奇著。
女孩走的這條小徑,一邊是山壁,一邊是海。
陽光很強,風很大,北台灣吹著東北季風,雖是典型冬天的海邊,但今天不冷,女孩的毛帽在這時顯得突兀。
女孩走著走著,速度不像散步也不像急著要去哪兒,她停下腳步看看海,偶爾檢視路邊的植物。
路邊有對父母哄著哭泣的孩童。 
媽媽輕揉著他受傷的膝蓋,爸爸則拿ok繃幫他輕輕貼上,噘起嘴吹氣呼呼,兩人溫柔哄著孩子。
孩子帶著淚光,天真滿足的笑著說:「爹地媽咪好厲害,我不痛了耶!我好愛你們喔!」
女孩走過他們身邊,輕輕微笑著,心想:「我小時候也是常常把"最愛爸媽"掛在嘴上了!」「路的盡頭是什麼?」女孩回過神又是專注往前走。

海邊傳來嬉鬧聲。女孩停下腳步。
沙灘上一群女學生開心玩鬧著。一會兒其中一人不知掉了什麼緊張得找著。
她找到了,那是學長送她的水豚吊飾。
即使同學虧說學長有女朋友,她沒機會了,她心裡清楚即使是暗戀,也是她珍貴的寶貝!女高中生羞澀又滿心歡喜地將娃娃重新綁好在背包上,臉上透著幸福的光彩。
毛帽女孩在一旁看著,她沒談過戀愛,卻也沉浸暗戀的雀躍,甜甜笑了。

繼續往前走,後方一群穿著套裝的上班族,豪氣地喊著精神口號,小跑步超越女孩。
從對話知道他們要參加公司運動會,女孩提前感染勝利的喜悅,笑了。

一對母子與毛帽女孩擦肩而過,兒子一手挽著媽媽,另一手提大包小包名產伴手禮。這年頭很少看到這年紀青年與中年母親一同出遊,兒子對母親相當貼心,不斷提醒媽媽留意腳下碎石。女孩超越了兩人,回頭看著母子,會心一笑。
「路的盡頭是什麼?」女孩繼續往前走。

一對老夫婦坐在石頭上鬥嘴。
看見女孩,要女孩評理。
老先生抱怨太陽這麼大,老太太要他穿厚外套!老太太抱怨老先生若感冒,到時又要吃藥看醫生,她還要照顧他!
雖要她評理,但毛帽女孩插不上話,有點不知如何是好,趁兩人要展開第二波嘴鬥時快速逃離。
兩老越鬥越像是打情罵俏,流露出老來扶持的幸福感,女孩聽著後方甜蜜的吵架內容,她竊笑著。
走著走著越來越接近山頂,越來越接近天空,女孩腳步越快。
「路的盡頭是什麼?」她急速奔跑起來。

跑了一陣,眼前出現圍籬與黃色警告標誌,女孩有點失望,慢下腳步,女孩張望圍籬背後,探著是否有方法跨越過去。
附近大樹下,有老中青年紀不一的一群人正在喝茶,見女孩在路前東張西望,告訴她那邊不能過去,昨天道路坍崩了。
女孩問他們路通到哪裡?路的盡頭是什麼?
其中一老回答她,路通到很遠的地方,但是那是哪裡,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著,但都說不出答案。
看著女孩期待的眼神,老人接著說:「路的盡頭那邊的風景很美喔!」
他停頓一下,琢磨著該如何向她詮釋那邊的風景......
又看了女孩,女孩眼睛瞪得好大。
老人似乎想到什麼,微微露出笑,他收起腦海一堆要向女孩解釋的詞彙,
老人說:「風景,你剛走來的路上,已經都看到過了!」
「跟你看到的,感覺到的,一樣美喔!」老人接著又說了一次。
女孩愣著,不明白老人所說。
她眼神飄向遠方的海平線,盯著天空與大海,許久。

女孩站的位置,四周沒有遮蔽物,陽光灑在她身上,整個人變得透亮,她清楚聽見風與海濤聲,聲音在耳中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清澈。
女孩嘴角上揚,笑了,她明白了,道路盡頭風景的模樣!
她看見依賴、深愛著父母的純真小孩。
看見青澀少女愛情喜悅的模樣。
看見上班族夥伴團結的鬥志。
看見互相關心的大男孩與母親。
看見鶼鰈情深的老夫婦,
她看見了…

她看見她無法經歷的生命的模樣。

化療掉髮的關係,女孩帶著毛帽。
醫生已經宣告大約半年了,今天,父母好不容易答應她,讓她離開監視般的關懷,讓她獨自去路上看看風景。
此刻,女孩知道自己不必再往前走,不再執著攀越路障,也不在意自己只走了一小段路。
因為她已經看過路上,美麗的風景!

人生有無數叉路,只能選擇一條,亦不能回頭。我們無法成為別人,但可從別人分享、觀察去學習不同的經驗。不知道人生的盡頭是什麼,只能不斷往前走。不知道路的盡頭是什麼,只要珍惜每個當下,欣賞每一段風景。
2020/01/15

2024/12/31

在印度看一場電影

在電影院看到的,讓人覺世界還保有純樸/Aunt Kaki


那是2005年10月在印度特地進電影院看電影,
知道印度電影工業發達,實際踏入影院終於理解了!看見滿滿人潮座無虛席,(怎麼連走道也坐滿人?有無座位席票嗎?)整個廳擠得沒有一絲空隙,印度人真的好熱衷看電影啊!
片長3~4個鐘頭,還有中場休息...
隨著劇情起伏,觀眾開懷大笑、哀痛悲鳴、還有忿忿不平,
看著他們的反應,遠比電影本身有趣!

至今20年了,早已忘記故事內容,但那時台下同聲共氣、讚嘆歡呼,卻永遠印在我心裡。
單純、毫不掩飾的喜怒哀樂,讓人覺得世界仍有純樸的一面。
祈願 世界和平!!
2024/12/31

2024/12/30

2024/09/01

那天警察也姍姍來遲!

難得假日早起,與家人上市場買東西。
還未到市場,外圍街道已被攤販佔滿,不僅路的兩旁並列攤車,路中央還有手推式、擺地式的小攤,平日即使並排停車還可以餘裕會車的街道,此時人群多得水洩不通,擠到兩人無法牽手並肩通行,更別說是車子通過了。
和旅伴閒聊佔據馬路上這些攤販是合法的嗎?好奇找看看路口有沒有假日禁止車輛的標誌?咦?沒有。
在我們走來這時間,沒看見任何車子轉進來,甚至沒有打方向燈要進來又打消念頭迴轉的車子,這段沒有禁止通行的馬路似乎有個結界,結界裡只有攤販跟行人能入場,開車、騎車的人都非常有默契自動閃開,外地人遠遠看到人潮也絕對會嚇得更改Google導航。
我們不知道市場的歷史,只知道住家附近有個市場,生活機能還不錯,反正塞就塞一下,擠就擠一下。
終於通過人群走進市場,買到要的東西之後,出了市場往原路走回,突然好多攤車陸續從剛剛那段壅塞馬路撤出來,心想還沒到中午,怎麼這麼快就要收攤?就在此時遠遠看到一位警察身影,喔!原來如此。
突然想起一位警察朋友,他說他放假去市場買東西,經常在付錢時,莫名被打折優惠或被送幾把菜,他問老闆為何有優惠,老闆說來市場驅趕攤販的警察,就屬他走的速度最慢,因此當他值勤,攤販們能不疾不徐不慌不亂地移走攤子不被開罰單,所以大家喜歡他,朋友問攤商,他穿制服跟便服差距這麼大還認得出來,攤商笑說當然可以。
我這位警察朋友外表看似酷酷,尤其穿著制服時有種距離感,不過面酷心暖,他曾說,他體諒攤商都是為了討生活,得饒人處且饒人,能不開單就不開,因此慢慢走,姍姍來遲是為讓攤販之間通風報信,來得及離開現場不被開單。
姑且不談攤販據路對與否,看報導、社群媒體、網媒好似提過警察開單業績,對我這警察朋友來說,給人家一個方便的善心,比威嚴高高在上的身份、比獎金,都來的重要。
走回到剛剛雍塞的馬路,此時已經暢通許多,我與旅伴手牽手走著,太陽很大撐起雨傘遮陽也不怕傘腳刺到旁人,過了外圍十字路口再回頭看看,攤販回來了,馬路再度被塞的滿滿滿,看來警察大人已離開。嗯!希望今天沒人被開罰單!

此文致 我那位意外身故的警察朋友!
2024/09/01

2024/08/27

姊姊不知不覺走到這,就在觀景台休息片刻

多年前在街上,遇見義賣的高中生,
他喊我:阿姨可以幫幫忙嗎!?
那一年才25歲的我,怎能容忍被叫“阿姨"!?
不管他是小志工,心裏、耳裡只糾結他叫我"阿姨"二字。
我如火山爆發,怒氣沖沖對他說:「叫我姐姐」!!
高中生害怕畏縮小聲喊:「 姐姐…可不可以幫幫忙... 」
未等他說完,我立馬甩頭說不要,氣噗噗地走了。

不知不覺增加了比那年多一倍的歲月,當年的活火山已經休眠。

現在路上被看起來有3、40歲的成年人喊“阿姨”或“大姐”,內心雖有點不想回應,但不得不接受這個稱謂,因為我不再妙齡25歲。
當年到底是我太老氣?還是高中生太誠實?不懂事?現在想起那時對他的態度感到抱歉呢! 
現在已經習慣被叫“阿姨",偶爾聽見“小姐”,反而成了朋友間炫耀的話題,與朋友的閒聊也從當初的彩妝時尚變成去哪配多變焦眼鏡了,老花了! 哈!就像現在電腦打字、手機都要放大字體呢…

生命跟著時間一直往前走,無法阻止年歲暫停,但能指揮內心時間,要走走還是停停,要想想還是回頭看看,是時候該沉澱一下了!

2024/08/27